2007年3月31日 星期六

[觀點]關於伏筆設計

  什麼是伏筆?伏筆就是預兆,在故事的前面已見端倪,但還隱而未現,直到故事的後面才忽然揭露。伏筆的揭露會允人恍然大悟感,或因為反差而帶來震驚、熱血等興奮情緒,或使人瞭解而產生同情,或反而帶來不幸。我對設計伏筆有一些想法、概念,這就是我在這篇文章中所要說的。

  伏筆,大多數與人物有關。但未必如此,也有可能跟自然現象超自然現象有關。在《命運之輪》中,利德.法無士一開始在主角群作惡夢醒來當天反應就很奇怪,甚至最後不告而別。當再次看到他,他已經是敵人了。他有說過原因,乍看之下是解釋了伏筆,但其實還不足,一直到了倒數第二話,他才揭露了真相,這是比較符合他的人物性格的,而且也將第二話的夢境連結起來:原來索諾納斯早就已經預言過未來了(那個夢也可以看出伊屋本和利德的重要性)。

  在動畫《Chevalier》中,泰拉戈利其實幫奧爾良公作事,但一開始卻假裝與之為敵而與主角一同行動。但這並不是沒有端倪可循。在主角跟蹤到奧爾良公宅第時,是泰拉戈利的拔劍聲引起了聖日爾曼伯爵的注意,而當對方放火燒屋時,泰拉戈利想要快點離開,但主角卻說對方燒屋表示一定有想隱藏的東西。連主角都想得到,泰拉戈利怎麼可能想不到?這就暗示他其實表面上幫主角,事實上卻是在幫奧爾良公做事。

  這兩個例子都是和人物有關的,因為這關係到人物動機。人物進行某事,但其實他們真正的目的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那樣,而且早有端倪顯示出不是如此。那個早有端倪,就是伏筆了。這類的伏筆其實是很適合 TRPG 的,因為我以前說過,TRPG 最好是將一切都交給角色。角色的表面行動與真實行動不同,自然會形成伏筆,自然會造成劇情張力。

  還記得我在劇情單位以及劇情設計概念中說的嗎?我說「所以會分為真實情況和表面情況,是因為表面情況才是團員接觸得到的,但真實情況卻是引領非玩者角色行動的關鍵。所以非玩者角色的行動與表面情況看起來若不一致,就形成了令人玩味之處」。這就是伏筆了。

  那麼問題就只是,為何會有真實行動與表面行動不同的情況?讓我們來看看大家的原因。

  《命運之輪》中的間諜卡洛斯.曼德拉,之所以表面行動與真實行動不同,是因為他必須要讓主角群相信他,好讓他能把主角群送入陷阱中,以把他送到李斯特身邊。這個角色特殊的地方是他有雙重表面行動,在李斯特那邊的表現,也是假的。這個角色既不站在主角這邊,也不是主角的敵人,只是借主角們一用好達成他的目的。

  這邊使用的伏筆為何?第一,在第三話中,卡洛斯裝醉的情況就指出他不單純,雖然劇情中沒有直接講,但身為間諜,他當時可能在與某人接洽。第二,卡洛斯請星晨和諾翡安送信時,瑞提普嘉等人提到卡洛斯別有企圖。第三,李斯特逮到主角時,誤以為主角們是反叛者的重要人物,顯然是卡洛斯在欺騙他。這些行為表面上很奇怪,但從卡洛斯的觀點出發,就非常合理了。這是一種。

  《命運之輪》中的利德.法無士,之所以表面行動和真實行動不同,是因為他事實上是完成索諾納斯的託付,但表面上不能對主角透露,因為他知道莎盧瑞絲在監視他,因此,他的一切行動看起來都像是照著莎盧瑞絲的吩咐做。在動機上,他是為了保護星晨,但保護星晨卻必須先傷害她,以免造成更大的傷害。這個角色是站在主角這邊,但行動看起來卻像是站在敵人那邊。

  伏筆方面,上面已經說過了,主要就是第二話的怪異行為和夢境。

  動畫《Chevalier》中的泰拉戈利,之所以幫助奧爾良公,是因為路易十五手下的騎士在他看來並沒有得到騎士該有的尊嚴,而路易十五輕率地將騎士不斷地推入戰場送死,而泰拉戈利的兒子是其中之一,他因此對路易十五懷恨。與其以路易十五為主,不如以路易十四的兄弟為主,所以他決定侍奉奧爾良公。之所以表面上與主角一起行動,是因為他最後的目標是王室之詩,所以在王室之詩隨主角重回法國後,他才對露出真面目,對主角刀劍相向。這個角色是站在敵人那邊,但行動看起來是主角這邊。

  伏筆方面,也是上面已經說過了。而這些伏筆之所以產生,就是因為他的表面行動與他的實際行動不同所致。從這三個例子,我們可以看出他們表現出來的行動之所以與真正目的不同,是因為為了真正的目的,他們必須欺騙主角。這表示這類型的伏筆中,欺瞞主角,或隱瞞部分的事實不說,或在緊要關頭未說實話,或根本就不覺得有告訴主角真相之必要……等等,是必要的。如果他們坦白一切,沒有任何謎團,那就無這類伏筆可言。

  這其實很好想像。如果一切坦白,那主角們就會專注於真實動機,表面行動就不重要了。甚至可以說,沒有什麼表面行動和真實行動之分了。如果兩者沒有分別,主角的注意力就不會混淆、不會感到迷亂,當然也就沒有伏筆可言。所以,我們可以作個簡單的想法:要製造伏筆,就要讓角色動機有必要欺騙主角

  當然,這不是絕對的。正如我一直重覆的,帶團者有幾乎無限種方法處理各式各樣的劇情問題,這邊只是提出一種可行的方法。就好像前面的三個例子:既不是主角方也不是敵方的欺瞞、主角方卻假裝成敵方的欺瞞、敵方卻假裝成主角方的欺瞞,乍看之下已經包括了許多情況,但其實還有很多可能,我們可以再細分、混合搭配以製造出其他情況。

  還有其他關於人物的伏筆,像是身份認同的伏筆。主角們看到某X,作風,或是外貌,或是地位與某Y不同,就自然地會認為某X是一個人,某Y是另一個人。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某X就是某Y,然而既然兩人是同一個人,那就很可能露出破綻,這就會成為伏筆。在漫畫《墨攻》中就有這樣的例子。這類伏筆可以與前面類型的伏筆搭配使用,它的好處是,通常X形象和Y形象有一定的落差,而這個落差是動機造成的;當X和Y兩個形象合一時,落差間的距離被強迫合一,可以有效地讓這個角色立體化。不過,必須是兩個形象皆由一致之合理動機造成才行,如果只強調反差,合一時只會讓人感到怪異。

  先來檢討一下上面幾個伏筆帶來的效果。卡洛斯的例子,帶來恍然大悟的感覺和朱比特重現的高潮。利德的例子,也是帶來恍然大悟的感覺和破壞莎盧瑞絲計畫的高潮。泰拉戈利的例子,帶來他反叛的錯愕感。這類的手法都可以增加劇情的刺激性。

  接著談論自然現象的伏筆和超自然伏筆。這一類的伏筆有優點也有缺點,優點是,對帶團者來說,它是可以被絕對控制的,因為決定它是否發生的不是人的力量,而是自然的力量、神的力量,也就是帶團者的力量。但缺點是,我們所期待的發展往往由人的動機、行動創造出來的,自然力量的介入也許讓我們覺得諷刺,但也會讓我們有小小的不滿足,甚至,是很大的不滿足。

  舉一個失敗的可能性。之前,帶團者就暗示說這個建築是違建,很危險。後來某個人就在建築中行動時建築塌了。因為之前你提過,所以它是個伏筆。現在你回收了它,但它能令人滿意嗎?我想不。但這並不是絕對的,我們也可以想另一個例子。你說了這建築是違建,然後因為某原因,你讓主角們在這建築中發生了大戰,且你引導他們稍微破壞了一下這個建築。之後,你讓主角的朋友來這邊,他不知道那是違建也不知道發生過大戰,輕率的行動造成了房子崩塌,他死了,或差點死去。這中間的因果關係就可能讓主角自責,但這終究不讓人十分滿意。

  當然也可以設計一連串的因果關係,最後細膩地造成了房子崩塌,就像絕命終點站那樣。但這就相當辛苦了。超自然伏筆也是類似的道理。不過,這不表示它們不好用,只是要跟其他東西相配合。舉個例子,最近紅得不得了的動畫《反逆のルルーシュ》,現在引起大量迴響的第二十二、二十三話,ギアス的暴走就是超自然現象範疇,而且是有伏筆預言此事的,只是編劇/帶團者有權決定暴走時機,結果造成了極大的不幸。

  這整個事件之所以精彩,並不是在ギアス暴走這件事本身,而是暴走的結果所帶來的不幸。因此,這類伏筆就比較適合用在伏筆們匯合、爆發時所造成的後果。天災本身不足以動人,但天災所造成的後果卻可能動人,但,那將仍是以人為中心所展開的。這是這一類伏筆要注意的。

  簡單來說,伏筆可以粗略地分為兩種,一種以人與其動機為核心,一種是以自然律、神之意志為核心。前者,比較適合 TRPG,成為伏筆的原因往往人物動機所產生的真實情況與表面行動之落差。而因為與人物動機有關,所以主角們的能力和意志也比較容易與之產生關連、共鳴。後者在與人物發展搭配後也可以很適合 TRPG,但其基本運作原理與人的動機無關,帶團者可以自由配置,如果不與人物發展搭配,可能對團員的影響不大。

沒有留言: